望洋兴叹

时间:2024-02-27 10:16:02 作者:庄周

秋水时至,百川灌河;泾流之大,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。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,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。顺流而东行,至于北海,东面而视,不见水端。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,望洋向若而叹曰:“野语有之曰,‘闻道百,以为莫己若’者,我之谓也。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,始吾弗信;今我睹子之难穷也,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,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。”

注释:

核心关键词注释:秋水时至 - 描述秋天的水流到来;百川灌河 - 形容众多河流注入主河道;泾流之大 - 描绘泾河的巨大规模;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- 形容泾河两岸的景色美不可言;河伯 - 诗中的角色,代表人们对美景的欣赏;天下之美尽在己 - 河伯自认为能欣赏到所有美景;顺流而东行 - 河伯沿着泾河向东行进;北海 - 泾河的终点;望洋而叹 - 河伯望着大海而感叹;闻道百, 以为莫己若 - 引用野语,意味着只有自己能理解所有道理;少仲尼 - 指孔子;伯夷之义 - 指伯夷的高尚道德;见笑于大方之家 - 形容自己的无知被人嘲笑

大意:

诗词大意:秋水流淌,河流汇聚成百川;泾河流淌之宏大,两岸之间无法辨认牛马。河伯因此而自得意,认为天下美丽尽在自己眼中。顺着河流向东行,到达北海,东望却看不到水的尽头。于是河伯开始转过头来,望着大海叹息道:“有句野语说,‘听到的道理百般,却觉得没有人能及自己’,这就是我的感受。而且我曾经听说过少仲尼轻视伯夷的义行,最初我不相信;如今我见证了你的不可估量,若不到你的门下学习,我将会很危险,我会被大方之家嘲笑。”

赏析:

原文赏析:诗中通过描绘秋水流淌、河流汇聚、河伯的感叹等场景,表达了河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自身见识的感慨。河伯以自己为中心,认为天下美丽尽在自己眼中,同时对孔子的伯夷之义表示怀疑。然而,当他目睹北海的辽阔和众多道理的无穷时,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见识和知识的局限性,认识到自己与大方之家有所差距。整首诗通过河伯的视角,展现了人们对于美景的欣赏和对知识的追求,同时也揭示了自身的不足和对他人智慧的敬佩。

作者简介:

庄周(约公元前369年—约公元前286年),名周,字子野,战国时期楚国(今湖北省)人,又称南华老子,是中国古代哲学家、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。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,主张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,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。他以寓言和譬喻的形式,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见解。庄子的著作《庄子》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后世哲学、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